沈阳肤康皮肤病医院

孕期皮肤瘙痒会有什么问题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在妊娠晚期出现以瘙痒及黄疸为特征的并发症,该病对妊娠大的危害是发生难以预测的胎儿突然死亡。本病具有复发性,再次强调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一种重要的妊娠期并发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更会导致围产儿死亡率增加。对于这种疾病必须要做好预防。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有明显地域和种族差异,智力、瑞典及我国长江流域等地发病率较高。下面就为大家描述一下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1. 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是ICP主要的初症状,可见手掌,脚掌或脐周瘙痒,逐渐加剧,蔓延至四肢、躯干、颜面部;瘙痒程度各不相同,夜里往往比白天加重,甚至可引起失眠。70%以上发生于妊娠晚期,平均发病孕周为30周,也有少数在孕中期出现症状。

  2. 黄疸

  部分患者会在出现瘙痒的2-4周内发现黄疸,黄疸的发生率很低,多数仅出现轻度黄疸,于分娩后1-2周内消退。

  3. 其他表现

  少数孕妇可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极少数孕妇出现维生素K相关凝血因子缺乏,因而可能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检查过程中若发现其他原因无法解释的皮肤瘙痒的情况应测定并动态监测胆汁酸水平变化。若总胆汁酸水平正常,但存在无法解释的肝功能异常应密切随访,每1-2周复查一次。无瘙痒症状者,一般孕32-34周常规测定总胆汁酸与肝转氨酶指标。皮肤瘙痒多在产后24-48h消退,肝功能在分娩后4-6周恢复正常。

  妊娠期胆汁淤积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瘙痒症状,降低血胆汁酸水平,改善肝功能,延长孕周,改善妊娠结局。根据疾病程度和孕周适当缩短产前检查间隔,重点监测血总胆汁酸水平和肝功能,加强胎儿监护,坚持每日自行测数胎动,若病情加重则需住院治疗。

  对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可以采用以下药物治疗

  熊去氧胆酸被推荐作为ICP治疗的一线药物,按照15mg/kg/d的剂量,分3-4次口服,7-10d为1个疗程。若常规疗效不佳又无明显副反应时,可加大剂量至于每日1.5-2.0g。此药妊娠期用药等级为B级,妊娠中晚期使用安全性良好。

  S腺苷蛋氨酸被建议作为ICP临床二线用药或联合治疗。静脉滴注每日1g,口服500mg每日2次。疗程为12-14d。尚未发现此药存在对胎儿的毒副作用和对新生儿远期的不良影响。

  产前可使用维生素K减少出血风险,肝转氨酶水平升高者可加用护肝药物。

  总而言之,准妈妈若发现皮肤瘙痒时,且莫大意,及时产检,孕晚期每日坚持自行数胎动。万一遇到了胆汁淤积症并不可怕,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遵从医嘱,选择佳的分娩时机和方式,同样可获得良好的围产结局,安全生下健康的宝宝。

  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疾病的预防与监视,同时大家也不要太过担心,现在只要积极的进行治疗,一般都没有太大危险的,对于这种疾病一定要时间进行治疗。